您好!欢迎使用金土地! 请
客服热线:400-855-6119  |  收藏本站 关于我们

李铁:靠土地财政推进城镇化未受遏制


 未收藏
作者:张旭
更新时间:2014-12-05 01:15:01
来源:新京报网
关键字: 土地财政 国外经验 城镇化
分享到: 更 多


李铁认为,在观念上要校正惯性的、传统的计划经济思维模式,还需要长期措施。中央今年3月出台新型城镇化发展规划。对此,国家发改委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主任李铁表示,粗放的发展模式仍存惯性,改变这种模式还存在很大挑战。

李铁,国家发改委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主任,研究员、博士生导师。他曾在中央农村政策研究室、国务院农村发展研究中心、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、国家体改委和国务院体改办工作。

        李铁认为,在观念上要校正惯性的、传统的计划经济思维模式,还需要长期措施。
        中央今年3月出台新型城镇化发展规划。对此,国家发改委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主任李铁表示,粗放的发展模式仍存惯性,改变这种模式还存在很大挑战。
土地财政问题尚未得到有效遏制
        新京报:你如何看这一年来推进城镇化的进展?
        李铁:中央出台一系列政策,对地方债务问题、政绩工程问题、城市发展模式等进行规范引导。在地方层面,各地也制定了城镇化发展规划,对本地区城镇化发展提出了明确要求。
        新京报:你认为当下推进城镇化还有哪些方面的困难?
        李铁:仅靠一个会、一个文件来扭转几十年发展形成的矛盾很困难。特别是在观念上,要校正惯性的、传统的计划经济思维模式,还需要长期措施。
        毕竟30年的改革发展,大家习惯了粗放的发展模式,习惯用大量短期行为来推动城市发展,积累了不少的矛盾。比如说要解决大量的外来人口问题,不仅涉及干部思维的变化,还涉及原有户籍人口和外来人口利益结构调整。这就对以往城市发展模式形成挑战。
        新京报:这种对以往城市发展模式的挑战具体是怎样的?
        李铁:以往都是粗放型的城市发展模式,这种模式的形成有很多制度上的原因。比如说,城市依赖于土地进行基础设施建设,进行招商引资,靠卖地来解决地方财政问题已经成为一种发展的惯性。这种发展惯性到目前为止仍没有得到有效的遏制。要改变这种发展模式,就面临很大的挑战。
        第一,怎样调整既得的财政利益?绝大部分地区都是低价征地完成招商引资,进行公共服务支出。如果把土地财政断掉,恐怕很多地方融资平台就会出现断裂,地方债务可能就会崩盘。第二,有没有新的模式进行替代?没有替代模式,土地财政问题肯定无法解决,甚至会加剧矛盾。
        另一方面,农村集体土地能否真正实现同权?有些地方如北京海淀,在这方面进行了尝试,农村集体土地也可以进行抵押贷款。但更大范围内的农村集体用地流转,则面临很多制度瓶颈。
城市基础设施投资应注重运营效率
        新京报:地方财力是城市发展的重要保证。不久前,北京进行了地铁公交的调价听证,从城镇化发展资金保障的角度,你如何评价北京的地铁公交调价?
        李铁:调价是必须的。实行低票价、高福利,再利用土地财政补贴维持城市基础设施的低效运转,这是不可持续的。调价面临的巨大挑战是公众的承受能力,也会面临怎样补贴中低收入人口等问题;但无论怎样,价格改革都是势在必行的。不过,按目前价格改革走下去,也不见得能够维持基础设施、公共交通的高效运转。
        新京报:怎样才能提高公共投资的运营效率?
        李铁:第一,要降低运营成本。这些年的城市基础设施投资建设,大量忽视了居民的方便程度,而是看重面子工程。我去过很多国家,像中国这样的豪华型基础设施供给很少,国外地铁站点、停车大厅的装饰没那么豪华,都是很实用的。
        第二,管理效率要提高,要更市场化。全世界的普遍规律是,民营资本流转要比国有资本的效率高。
        第三,在整个基础设施投入过程中,要注重发挥综合功用,提高周边配套设施升值空间,利用地铁站点周边土地和地下空间给运营公司补偿。
        第四,新的基础设施建设让步给市场。很多国家的地铁有国有的,也有民营的。竞争也可以带来运营体制的创新和效率的大幅提高。
改革城市管理体制释放中小城市活力
        新京报:你最近刚从德国回来。德国的中小城市发展有哪些可供中国借鉴的地方?
        李铁:德国城市管理体制和我们不一样。中国城市是等级化的管理体制,这就使各种资源集中流向高等级的大城市、特大城市;而德国所有中小城市是自治的。怎样突破等级管理的束缚?怎样发挥中小城市活力?这是我们未来在城市管理制度改革过程中非常有意思的话题。
        全国5万人口以上的建制镇800多个,是不是要及早转化为市?这其中需要破解一些机构、管理体制难题。只要打破了管理体制壁垒,权限下放,给中小城市发展活力,加上交通资源的再配置,中国特大城市、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局面就会出现。

        □新京报记者 张旭

      我要投诉
注意:我们将处理结果发送至您填写的邮箱或手机。